俄乌冲突某种程度上也是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一场“拉锯战”,现在,这场“拉锯战似乎进入了一种僵持阶段。
【特朗普将派特使前往莫斯科】
日前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对媒体称,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“可能将于近日访问俄罗斯”。他还威胁称,如果俄方未能在8月8日前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,美国将对俄实施新一轮制裁。
特朗普要求俄罗斯立即停火也不是一次两次了。早在之前,特朗普就给俄罗斯定下了一个50天的最后期限,之后又将50天缩短到了10天,而8月8日就是最后的截止日期,如今期限将至,但俄方始终没有给出任何回应,这种冷处理显然让特朗普非常恼火。于是,他干脆亮出了更为直接的“杀手锏”——部署核潜艇。
据特朗普透露,美国两艘核潜艇已经在近日抵达俄罗斯家门口。这次特朗普派出核潜艇,最表面的原因是为了回应俄高层梅德韦杰夫的“挑衅言论”。不久前,梅德韦杰夫表示,特朗普对俄方发出的每一次最后通牒都是“战争威胁”,并强调俄罗斯拥有“核打击能力”。
展开剩余74%这番言论相当于在全世界面前驳了特朗普面子。我们都知道,特朗普是一个非常要面子的人,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对他发出威胁,这才有了此次美国核潜艇逼近俄罗斯的事件。但实际上,这次“打嘴仗”,只是特朗普派出核潜艇的一个“借口”罢了,归根到底,特朗普还是因为俄罗斯迟迟不同意停火一事感到恼怒。
据美国媒体报道,美军此次向北太平洋派出的是两艘“海狼”级核潜艇。要知道,这类潜艇并非美军的常规部署力量,而是专为深海渗透、秘密行动和战略威慑而设计的顶级装备。其最大特点就是隐蔽性极强,一旦进入战斗状态,几乎难以被发现或追踪。
【特朗普称美核潜艇已经抵达“必要区域”】
此次“海狼”级潜艇的现身,无疑是特朗普向俄罗斯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:如果不坐到谈判桌上,后果自负。
要强调的是,特朗普派出核潜艇并不意味着他真的要对俄罗斯动手。特朗普很清楚,美俄都是核大国,一旦双方擦枪走火,谁都别想全身而退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特朗普玩儿的是“心理战”,是要借这种高压态势逼迫俄罗斯低头。
在这种情况下,特朗普派出自己信任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亲赴莫斯科,无疑就是典型的“软硬兼施”策略:一边摆出强硬姿态,通过核潜艇展示武力,制造心理压力;另一边则通过派遣特使,试图在高压之下促成俄方在谈判桌上作出妥协。
这种做法的目的也非常明确:特朗普想用“震慑+对话”的组合拳,在最后期限到来前迫使普京亲口答应停火协议。
对特朗普来说,如果能在期限前“迫使”俄罗斯签下停火协议,他就能把这当作自己的外交政绩大肆宣传——哪怕背后是通过威胁和“摆造型”实现的。
【俄军正在对“红军城”发起进攻】
但问题在于,普京向来不吃这一套,否则俄乌冲突也不会持续这么多年了。
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,特朗普的威胁更多像是一种政治作秀。普京看得很清楚,美方派核潜艇不过是虚张声势,真正动武的可能性极低。一旦战争爆发,美国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,还会陷入新的国际困境。
正因如此,俄罗斯至今都没有正面回应美国的“最后期限”,这种冷处理本身就是一种“抗压姿态”。换句话说,普京并没有被特朗普的威胁吓到,反而更愿意拖到最后一刻,以此来换取更多的谈判筹码。
事实上对于俄罗斯而言,眼下并没有“屈服”谈判的必要。在乌克兰战场上,俄军可谓是占据了明显优势,根据俄乌双方近期公布的消息,俄军已经对顿涅茨克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红军城,也就是乌方所称的波克罗夫斯克发动进攻。
这个“红军城”对乌方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点。在冲突爆发前,此地人口约为6.1万,是乌克兰重要的煤炭工业中心,同时还是乌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的后勤枢纽。这里不仅资源丰富,更是多条铁路与公路的交汇点,地理位置极为关键。
一旦红军城失守,不仅意味着乌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的防线将被俄军撕开一个大缺口,为其进一步推进战线推开大门,同时还将直接威胁到乌军的后方补给线。
因此,从普京的角度来看,他没理由在这个时候就同意美国的停火要求,相反,他会利用美国的急迫心态来提高谈判筹码。
目前来看,美俄之间的这场博弈,注定不会在一两周内见分晓。到底是特朗普逼得普京低头,还是普京稳住阵脚让特朗普空耗力气?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。
发布于:山西省利鸿网配资,大发配资,平台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