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国柬埔寨发生激烈交火,一方发射了火箭炮,一方出动了F-16战机,局势渐渐失控。要知道,过去两国虽然因柏威夏寺归属问题长期存在争议,但最多也是摩擦,而不是如今这种大规模武力升级。这次冲突背后是不是美国推波助澜的?究竟是谁支持洪森把事情搞大的?
根据多家东南亚媒体的报道,这次交火的导火索,是一名泰国士兵在边境触雷受伤。泰方指责地雷是柬埔寨新布设的,柬方则坚决否认。但不管真相如何,事件迅速升级。两国相互驱逐大使,外交层级骤降,军事对峙随即升级。
柏威夏寺附近本就地处争议地带,地形复杂、历史纠纷重重,而现在又被曝出该区域存在大量稀土矿资源。柬埔寨国防部2023年的报告中指出,争议区域稀土储量或高达6000亿美元;泰国国家能源集团也被曝早就开始秘密勘探。这片土地,不仅关乎国家尊严,更涉及经济命脉。
一边是领土归属争议未解,另一边是高价值战略资源诱惑,再加上兵员部署密集,冲突爆发似乎只是时间问题。
展开剩余84%从柬方的反应来看,这次并不是简单的军事误会,而更像是一次“有预谋的升级”。过去类似冲突发生后,柬埔寨往往选择通过外交手段降温,而这次则直接对泰国反击,反应异常强硬。
那么,洪森政府为什么不按常理出牌?
很可能的一个原因,是借对外冲突来转移国内矛盾。不久前,洪森深陷“录音门”事件——他与泰国前总理他信家族的私下录音曝光,引发国内外轩然大波。这份录音不仅撕裂了他与他信家族的关系,也导致了泰国现任总理佩通坦的停职。佩通坦是典型的温和派,原本致力于与柬方缓和关系,如今被“搞下台”,换上来的是倾向强硬的泰国军方代表。
这一切恰恰表明,洪森的做法不只是内部转移视线那么简单。他选择“搞掉”一个温和派,换来军方上台,看上去像是打错了算盘,但背后可能是更深的投名状——他在向某个大国“表忠心”。
过去提到柬泰争端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美国。但这一次,美国的影子似乎退居幕后。相反,法国突然出现在台前。
不久前,柬埔寨主动请求法国提供1907年殖民地图,作为与泰国边界争议的法理依据。这份地图正是法国殖民时期所绘,在国际法上虽有争议,但柬方视为重要的“主权证据”。与此同时,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6月突然访问柬埔寨,并宣布2026年将在柬举办法语国家组织峰会。
洪森向法国递出“历史地图”的同时,也递上了一份“政治信号”:愿意让法国重新成为柬埔寨地缘政治的靠山。
这就不难理解洪森为何敢挑衅泰国。他在赌,法国愿意重返中南半岛,愿意为他站台,哪怕只是在国际舆论层面撑腰。从洪森过去的执政风格来看,这种“投名状式”的政治赌博,他不是第一次玩。
法国为何突然对柬埔寨表现出兴趣?原因也不复杂。中南半岛近年已基本由中美掌控,尤其是中国对湄公河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。法国作为昔日殖民宗主国,却在这里几乎失声。现在如果能通过柬埔寨,重新插足地区事务,对法国重塑“全球存在感”至关重要。
更何况,法国一直试图在亚太事务中扮演“调停者”的角色。但苦于缺乏实质性抓手——南海问题美国主导,朝鲜半岛轮不到插手,日本、澳大利亚也都不欢迎法国染指。
于是柬泰争端,就成了一个绝佳“窗口”。不需要正面插手,也不必出兵出钱,只要在舆论和法理上帮柬一把,就能实现地缘介入。
问题在于,这种“帮忙”并非无条件,法国要的是影响力、是交易,是在亚太棋局里占据一席之地。而柬埔寨愿意把自己送上牌桌,这种投名状背后隐藏的代价,恐怕比表面看起来更沉重。
当然,美国也没闲着。近年推出的“湄公河监视计划”,表面上是加强流域国家安全合作,实则是通过技术援助、情报共享等手段,让区域国家逐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。
对于柬埔寨,美国一直在“诱之以利”。在军援、经济合作、情报共享等领域,美方都频频试图接触柬方,只不过洪森与中国关系深厚,始终没“上钩”。
但如果法国能打通洪森政府,美国未必不愿“借道法国”,实现对柬外交的部分渗透。这种多边操作,本就是西方传统手法。
这也说明,洪森虽然把投名状交给了法国,但他可能想的是,借助法国打破中美两强制衡,在棋局中捞到更大的主动权。
问题是,这种“多头下注”的策略,对于大国来说或许只是手段,而对柬埔寨这种体量的小国来说,却可能是不可逆的代价。
现在的局势已经显露出几个关键信号:
泰国军方强硬回击,F-16已实战出动。泰国这次并没有“口头抗议”了事,而是用战机炸毁柬方目标,已经表明它不再容忍挑衅。换句话说,泰国军方已接过了政坛主导权,未来对柬态度势必更强硬。
法国是否会“兜底”仍未明朗。马克龙虽然造访柬埔寨,但法国国内面临经济衰退、外交预算紧缩的问题。如果局势持续升级,法国是否真的愿意为柬与泰冲突“托底”?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。
中国的耐心也在考验中。洪森长期与中国关系密切,但这一次明显绕过中国,向法国释放“合作信号”。中国不可能毫无反应,未来是否继续大力支持洪森,也要看柬方是否愿意回到“战略信任”的轨道上来。
一旦局势失控,柬埔寨很可能陷入被多方挟持的困境,到那时,洪森就算想回头,也未必还有机会。
洪森几十年的执政风格,说到底就两个字:投靠。他早年靠越南起家,中期转向中国,现在又想试探法国。过去,这种在大国之间反复摇摆、不断下注的策略,还可以维持。
但问题是,时代变了。今天的大国博弈已非冷战时期的“代理人战争”,一旦小国轻率选边,很容易成为“弃子”。洪森这次的行动把泰柬都推入了复杂的战略格局中。这一波,柬埔寨能否脱身,大国又是否愿意为其兜底?这一切,恐怕很快就会见分晓。
发布于:河北省利鸿网配资,大发配资,平台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