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已暂停所有对美黄金发货。 ”瑞士两家顶级精炼厂在8月7日深夜的声明,像一颗炸弹投入全球黄金市场。
就在几小时前,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的一纸裁定函突然生效:1公斤及100盎司规格的金条被划入征税类别,税率飙升至39%。
这一刀精准砍断了全球黄金供应链的“主动脉”瑞士精炼厂每年向美国出口的615亿美元黄金,瞬间被追加240亿美元关税成本。
全球黄金流动遵循了半个世纪的“三角模式”彻底瘫痪。 伦敦的400盎司“金砖”运往瑞士,切割成1公斤金条后输往纽约,这条路径处理着全球90%的工业矿黄金。
如今关税重压迫使瑞士精炼厂停摆,纽约商品交易所(COMEX)最核心的交割标的1公斤金条陷入断供危机。
避税通道的关闭。 此前交易商可提前将黄金运入美国规避关税,但CBP的新裁定堵死了这条路。
市场只剩两个选择:要么平掉期货空头头寸,要么寻找零关税替代国。 然而现实残酷,新加坡、澳大利亚的精炼产能仅占全球6%,根本无法承接瑞士的缺口。
连锁反应在48小时内爆发。 伦敦市场的黄金借贷利率从2%飙升至10%,EFP(现货换期货)交易机制濒临断裂。
空头因无法交割实物黄金被迫平仓,纽约与伦敦金价差拉大至35美元/盎司,创1974年以来最高纪录。
“提取黄金需排队8周! ”英格兰银行金库外,交易员们攥着提货单焦灼等待。 这场面背后是伦敦黄金银行系统的致命软肋:Basel III新规要求银行持有更多实物黄金,但伦敦市场长期依赖“一根金条反复抵押”的杠杆模式运转。
当瑞士断供遇上空头挤兑,流动性危机一触即发。 据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内部数据,伦敦实际可自由流动的黄金仅1120吨,却支撑着1.2万吨纸黄金信用。 这意味着只要5%的持仓者要求实物交割,系统就会崩盘。
2月的预演已敲响警钟。因纽约金价溢价飙升,390吨黄金被紧急空运至美国,导致伦敦金库清空、瑞士精炼厂产能拉满到98%。 如今关税政策让历史重演,但这次瑞士再无余力救场。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点破玄机:美国正借关税推动黄金价值重估。 当前美国财政部8133吨黄金储备仍按1973年每盎司42美元记账,账面价值仅110亿美元。 若按市价3000美元/盎司重估,账面将瞬间激增7600亿美元,足够覆盖美国年度国债利息支出。
战略浮出水面。通过拉高金价,美国实现三重目标:
财政端:万亿级账面收益冲抵债务压力,减少发债需求;金融端:挤压伦敦定价权,助推纽约COMEX成为全球黄金新枢纽;地缘端:削弱瑞士精炼垄断地位,截流各国黄金储备多元化通道。
证据藏在操作细节中。 关税精准锁定1公斤金条,却豁免400盎司金条。 这被解读为引导实物黄金向美国集中流动。
“银行金条赎回窗口排起长队! ”3月初的中国媒体报道记录荒诞场景:中国大妈恐慌性抛售结婚金饰,同期华尔街机构却在伦敦抢运金砖。这种撕裂源于数据错位:家庭黄金持有量达50年峰值,而COMEX库存仅够支撑23天交易量。
价格波动放大着群体焦虑。 8月8日关税生效当日,金价单日振幅达±3.8%,上海金交所单日成交额突破1200亿元。 散户追逐的“数字黄金通证”出现30%溢价,而实物金回购折价率同步扩大至5%。
监管灰色地带滋生骗局。 某平台“存金生息”年化8%产品暴雷23亿元,AI伪造的黄金检测证书在深圳水贝市场流通,量子云码防伪技术被迫紧急升级。
全球央行陷入两难。 一边是2024年创纪录的1045吨购金量,中国连续20个月增持储备;另一边是花旗报告预警:2025年央行购金量可能骤降60%。
行动暴露真实立场。 中国连续3个月停止增持黄金,俄罗斯将黄金转为战略物资储备。 德国、土耳其则要求复查存放美联储的黄金,6国启动“黄金回国”计划。
而美国自己的金库成谜。 马斯克团队突击审计诺克斯堡金库,若曝出“黄金失踪”将引爆46国抛售美债;若证实储量充足,则为美元霸权续命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利鸿网配资,大发配资,平台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